林高远的排名一夜之间掉出前二十,这消息出来时,不少球迷半信半疑,脑子里盘旋着一句话:他真的快退役了吗?
其实,这世界乒联最新的排名名单,除了几个名字一如既往稳居前列外,剩下的基本都搅进了“洗牌”旋风里,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。
咱先说说男单这边。
林诗栋、王楚钦,排名一、二不见什么意外。
梁靖崑挂了个第五,可这第五之位呢,怎么看都像是坐在一张晃晃悠悠的小板凳上——只要身后的莫雷加德稍微一使劲,这就得换人了。
更别提梁靖崑刚在wTT美国大满贯比赛早早就打包行李回家,以目前局势来看,下一次积分榜排出来,他很有可能要给莫雷加德“让位”。
一场比赛成绩,牵一发而动全身,排名系统真不是吃素的。
再看咱们这位主角——林高远。
要说半年多前,林高远的排名还高高在上,说是稳定前六七也不过分。
但这次直接跌到快奔三十了,要不是亲眼见到这数字,谁能信?
有的网友会说,等林高远再冲一波呗,可现实就是这么骨感,不比小时候打球那阵单纯,江湖规矩很简单:你赢得少,掉下去再也不管不顾。
乒乓球圈就是这么现实。
林高远也是从少年天才打进国家队的老人了,这几年状态不温不火,偶有高光,也经常“神隐”。
慢慢的,网上“退役”二字变得越来越响亮。
“退役”这个词,本身也不是个贬义,只是乒乓江湖的新旧更替,总有人熬不过青春饭这茬。
你让不少80后、90后球迷听见林高远可能快退役,保不齐心理咯噔一下,也感慨“爷青结”,就像老电视剧里喜欢的主角逐渐从舞台退场一样——舍不得,但也无奈。
扭头一看女单,孙颖莎用一万一千多分直接拉开差距,名副其实的断层式领先。
情场有“秒杀”,乒坛孙颖莎就是“速杀”,比第二名王曼昱多出一大截分数,几乎不给别人追赶的机会。
谁见过这么扎实的“积分墙”?
而石洵瑶、陈熠是什么情况?
石洵瑶最近其实发挥一般,但此前积分基数厚,暂时还能小浪一阵子。
说白了,前两年攒下的家底够厚,短时间输几盘比赛影响不大,得益于“熟能生巧”+“丰厚底薪”。
陈熠倒挺励志,挑战赛里频频亮相,打到钱天一眼皮底下,本事谁能说没进步?
工地一样的乒坛,哪个姑娘不是一边磕磕碰碰,一边摸爬滚打。
只有积分没攒够的时候才会真正发慌。
其他小将们,排名是你追我赶。
男队温瑞博、薛飞和周启豪这几位,33、36、37三个数字排一块,估计后台候场时还能一起搓顿火锅,互相念叨“下回谁上谁下”。
黄友政44,女生这边范思琦32,纵歌曼、范姝涵、覃予萱各自也有自己的新名次。
过去大家挂在嘴边的“藏龙卧虎”,如今更像是“打怪升级”,能在名单上现个大名的,基本都是一路厮杀出来的精英怪。
可问题来了,排名只是表象,背后的“信号”才更耐人寻味。
林高远排名下跌,有人一口认定意味着转型或退役开“倒计时”,也有人觉得这只是暂时的低谷,说不定某一回盛大赛事又见他“逆风翻盘”。
但细想想,国乒的选拔机制和“适者生存”的生态环境,一向不留情面,更新换代快得比网络热梗还高频。
表面看似风平浪静,其实背地里早是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”。
成绩稳住才能站住脚,积分积到头低了,哪怕一墙之隔,也只能“江湖再见”,让位给后来人。
有点像互联网圈,谁没赶上风口浪尖,只能默默回归平凡。
一点也不夸张。
林高远这波下滑,没啥意外,毕竟之前几次比赛观众也都看到,临场状态难有突破。
你说怪他也不公平,毕竟每一代国乒队员扛压力和竞争的本领,怎么能和二十年前一样?
以前老一辈留下来的光环早被冲刷得七七八八,现在连热血青春都讲究“稳中有进”。
球迷对老将的情怀和留恋,最后都会在时间里变得稀碎,感性归感性,职业体育就是现实教科书。
不看心疼不看情怀,只看积分。
没分了,麻将牌一收,得让位让小兄弟上了。
比赛台上永远不缺惊喜,但也不缺送别。
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,退转也是人生的节点之一。
有人成名要趁早,也有人退场干脆利落。
林高远自己的想法外人猜不透,不过队伍里的新生代愈发崭露头角,也许他真的更适合换个跑道,把这些年的经验变成“传帮带”的法宝。
你看世界体坛从来不缺故事,或许离开也是成长,毕竟没人能在主舞台常驻到“永远”二字。
再说回女单,“断层碾压”的孙颖莎其实一点都不轻松。
别看她积分遥遥领先,赛场上的压力和期待永远都没少过。
毕竟,只要顶着中国队头衔在外赛场亮相,全世界的目光就像聚光灯一样死死的盯着你。
你掉一分积分,网上总有人开分析会,卷得人怀疑人生。
别说,“你一个月不冒泡,就有几百个新生代虎视眈眈”。
这话不假,职场如此,体坛更甚。
球迷在哪呢?
网友一边刷着话题“林高远快退役了”,一边又在留言里唏嘘往昔少年英气,嘴上调侃,心里酸楚。
有点“看戏人笑台上人,台下人苦谁人知”的味道。
热闹归热闹,真到了要说再见的那天,也免不了几句不舍。
情怀和现实,永远像是杠铃两端,死磕着你来我往。
有时还挺佩服这些运动员,大起大落都能扛得住——也许,这才是职业体育真正的意味吧。
坊间有句老话,江山代有才人出。
乒坛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,敏感的人总是提前嗅到点风向又提前自我消化悲伤。
可比起单纯的退役猜测,或许大家更应该关注新生代的成长,看他们能不能撑起下一面旗帜。
这兴许才是排名背后,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社会里的那个大命题。
咱们能见证林高远的高光,也将见证他的谢幕,继而见证下一个林高远的远航。
不是吗?
说到底,林高远的排名起伏,是整个体育江湖的一个缩影。
新老交替,本来就是长河奔腾的必然。
也希望所有像他一样的运动员,不论进退,都能带着掌声和故事重新上路,不必害怕排名的尴尬,更不必惧怕转身的背影。
乒坛的灯还会一直亮着,下一个故事还在路上。
你怎么看林高远这波掉队,是退是留?
留言区里喊一嗓子,聊聊属于你的老将记忆吧。
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,倡导积极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争议,欢迎监督指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