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发证券最新研报给了我们一个好消息:随着A股中报披露完毕,一个总量层面的积极变化开始显现——企业的订单指标(也就是预收账款和合同负债)在上半年出现了明显回升。换句话说,市场上不再是“纸上谈兵”,订单真正开始回流,这对利润和股价来说,是个很实在的信号。
为什么要把订单放在显微镜下看?因为广发用历史数据做了验证:在A股以及典型制造业里,订单同比增速和利润增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。更重要的是,行业层面的订单改善往往领先于营收和市值回升,具有很强的前瞻意义——打个比方,订单好比发动机先着火,动能会逐步传导到业绩和股价上。
哪些行业先露出苗头?研报指出,经历了几年的去杠杆后,企业资产负债率趋于稳定、无息负债更健康,预收账款与合同负债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回升。上半年贡献较大的行业包括计算机、基础化工、国防军工、电力设备和汽车。广发还筛出了大约25个订单同比高增的行业样本,像风电(含风机、塔筒与桩基)、电缆、锂电池及锂电设备、摩托车、半导体设备、CXO与自动化设备、3C设备、各类电源设备、IT服务与计算机设备等,这些行业的订单已连续2到3个季度改善,且与股价表现呈现正相关,具备下一阶段验证价值。
单靠订单还不够,资金面也在悄悄配合。自6月下旬以来出现了四个“蓄水池”变化:外资连续多周净流入A/H股,8月新开户数继续抬升,一些非宽基股票ETF开始出现净流入,固收基金与偏股混合基金的新发份额回暖。基于这些信号,广发维持此前判断:市场逐步形成“牛市思维”,一旦趋势成型,短期内不易逆转。在估值还没有出现极端分化的背景下,对已持有本轮科技主线的投资者,不建议频繁做高低切换,而是继续坚守科技产业主线,顺周期等待业绩兑现。
那具体怎么做?研报给出两点很接地气的建议。第一,把订单指标当作行业与个股选择的前瞻筛选器,优先关注那些订单连续改善、且历史上订单与利润、股价相关性强的领域。第二,在配置上保持科技主线为核心,同时留心制造业链条中因订单回升带来的中游机会,像风电、锂电、半导体装备这些方向值得关注。
当然别忘了风险提示: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、海外通胀回潮或美国经济韧性过强导致全球流动性节奏低于预期,这些都可能让风险偏好回落、打断当前修复进程。广发的回答是回到数据:继续跟踪资金流向和订单指标的持续性,数据不说谎,耐心是检验修复能否自我延续的唯一标尺。
对相信中国、习惯长期布局的投资者而言,这份研报传达了两个核心判断。一是宏观与资金面的配合正在推动市场结构性回升;二是订单端的改善已从一季度延续到上半年,并在二季度获得了业绩与股价的初步验证。简单来说,这既是逢低布局科技与关键制造业链条的窗口,也是检验你组合纪律与耐心的试金石。
不少网友看完评论说:“听起来像是买票站队的好时机,但别忘了留点弹药应对突发情况。”这句话挺接地气——关注数据的连续性,比被一两季数据牵着走更靠谱。用订单看未来,别只盯着历史估值,这或许是当下最实用的一条投资提醒。你准备好耐心持有,等待兑现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