局势异常紧张,15万菲军划禁区,马科斯前途受阻,菲人民开始掀桌

2025-10-08 19:24 106

局势异常紧张,15万菲军划禁区,马科斯前途受阻,菲人民开始掀桌

9月23日的菲律宾,街头抗议的余温和军方的警戒状态仍在交织发酵。马尼拉黎刹公园前一天抗议留下的标语痕迹尚未清理,军方“红色警戒”的命令还在持续生效,15万军警及预备役力量已在首都周边、南部棉兰老岛及南海相关海域划定多个管控禁区。这场内忧外患的困局,让马科斯的执政之路布满荆棘,而民众“掀桌式”的抗议,更让局势走到了临界点。军方的全域动员并非空穴来风。自9月12日起,菲律宾武装部队就取消了所有休假,进入最高级别的“红色警戒”状态,15万兵力分赴各地执行管控任务,在马尼拉EDSA大道、达沃市等敏感区域设置路障,甚至在南部军区部署装甲车巡逻。南海方向的动作更具针对性,继8月15日至月底联合澳、加举行“阿隆”演习后,9月14日又联合美日在南海开展联合巡航,期间划定的临时禁航区覆盖黄岩岛周边海域,试图通过军事动作彰显存在感。但这种“秀肌肉”更像虚张声势,毕竟4月“肩并肩”军演中美菲等国总兵力才1.4万人,如今的全域警戒更暴露了对内部稳定的焦虑。民众的怒火在9月21日彻底爆发。这一天恰逢老马科斯宣布戒严令53周年,上万民众聚集在黎刹公园,抗议防洪工程中的惊天腐败——2023至2025年间,1185亿比索的工程款被挪用,形成大量“幽灵工程”,实际损失可能接近180亿美元 。抗议很快演变成冲突,部分民众推倒路障、喷涂标语,与警方发生对峙,最终造成1人死亡、216人被捕,95名警察受伤,马尼拉多所学校被迫停课。23岁的护理学生阿利的怒吼道出了心声:“洪水淹了家园,他们却用公款买豪车,这太可耻了!”腐败丑闻早已动摇了马科斯的执政根基。9月17日,他的表弟、众议院议长马丁·罗穆亚尔德斯因卷入丑闻被迫辞职,紧接着公共工程部长博诺安也应声下台,已有近30名议员和官员被指控收受回扣 。更致命的是民意的崩塌,民调显示马科斯支持率已跌破25%,而政治对手莎拉·杜特尔特的支持率高达59%,这种落差让弹劾的呼声越来越高。雪上加霜的是,7月他下令调查腐败后,反而挖出更多家族关联的疑点,10起未了结的家族贪腐案再次被摆上台面。军方的态度更显微妙。虽然国防部长和参谋总长发表联合声明,强调“忠于宪法”,但通篇未提支持马科斯本人,这种“中立”表态与1986年军方倒戈推翻老马科斯的前奏惊人相似。南部军区的异动更耐人寻味,装甲车在达沃市游行抗议“司法卖国”,部分退役将领联合拒绝执行镇压命令,而杜特尔特派系掌控的2.5万民兵武装与之呼应,形成了潜在的“军政同盟”。有分析指出,军方的沉默正在消耗马科斯最后的权力筹码。外部的军事冒险并未换来内部转移矛盾的效果。马科斯当局试图通过拉拢美日澳等国制造外部焦点,4月允许美军在巴丹群岛部署“舰船杀手”NMESIS导弹系统,9月又联合多国在南海演习,但这些动作反而加剧了民生负担——军费激增的同时,1月政府却要宣布“粮食安全紧急状态”来平抑米价 。中国南部战区9月12日至13日的南海例行巡航,更用“引入外部势力注定徒劳”的表态,戳破了其“借外力壮胆”的幻象。历史的阴影正在重现。1986年,老马科斯因贪腐被民众抗议推翻,如今小马科斯面临着同样的剧本:腐败丑闻引爆民愤,军方态度暧昧,经济民生凋敝。不同的是,此次抗议更具组织性,宗教领袖、高校师生、洪灾受害者组成联盟,在20多座城市同步行动,诉求从反腐追责升级到“马科斯下台”。更巧合的是,抗议地点特意选在黎刹公园和人民力量纪念碑,就是为了唤醒民众对“人民力量革命”的记忆。美国的态度也暗藏变数。虽然特朗普政府继续推进对菲军售,但其对马科斯的支持并非无条件。老马科斯曾因贪腐流亡美国,而小马科斯配合国际刑事法院拘押杜特尔特的做法,恰好触碰了特朗普对海牙法庭的宿怨。有消息称,美方近期已减少对菲方的公开背书,这种“冷处理”让马科斯失去了最重要的外部支撑。局势的恶化还在叠加自然风险。9月23日,超强台风“南多”正逼近北部巴布延群岛,而偷工减料的防洪工程根本无法抵御风暴。这让民众的愤怒更加强烈——7月的洪灾已让无数人无家可归,如今政府不仅不弥补过错,反而继续掩盖腐败,“用生命换私利”的指控成了压垮民心的最后一根稻草。9月23日的菲律宾,15万军警的禁区挡不住民众的不满,外部的军事动作解不了内部的危机。马科斯既无法平息反腐风暴,又难以掌控军方动向,更无力改善民生困境,执政前途已岌岌可危。这场由腐败点燃的怒火,正在烧毁家族政治的根基,而历史的教训早已证明:民众的忍耐一旦耗尽,再严密的禁区也护不住摇摇欲坠的政权。 #热点观察家#

意昂体育介绍

产品展示

新闻动态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