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万美军进入最高战备,目标就是中国,如果开战,解放军能否打赢

2025-07-24 03:22 63

当五角大楼的高官在国会山信誓旦旦地宣称,美军已有多达80万的部队进入“高度备战”状态,且目标直指中国时,这番话听起来确实很有分量。但与此同时,在美国国内,为这笔天价军费买单的,却是那些被削减了社会补贴的普通民众。

这笔钱与其说是从国库里拿出来的,不如说是从穷人的口袋里掏出来的。特朗普政府时期的“大而美”法案,一边给富人阶层减税,一边削减民生福利,这种操作让五角大楼的万亿预算显得异常刺眼。这笔钱到底是为了国家安全,还是仅仅为了维系一个正在衰落的霸权幻梦?

美国国防预算的增长已经停不下来了。从2023年的8130亿美元,跳到2024年的8420亿,最近递交的2025年预算申请更是高达8498亿,实际花销突破万亿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。这种涨幅,早就把GDP的增速甩在了身后。

每年,五角大楼都需要一个足够响亮的理由来说服国会拨款,而“中国威胁”无疑是最好用的一张牌。不管是给印太司令部加资源,还是研发新式武器,最后总能扯到中国身上。国防部长奥斯汀和参联会主席米利的说辞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他们宣称,美军六成现役部队,也就是大约80万人,已经“高度备战”,能在30天内部署。更具体的是,其中有10%的核心精锐,约14万人,能在96小时内投入任何战场,而这支快反部队的假想敌,就是中国。

80万大军听着吓人,但多半是说给国会老爷们听的公关话术。真正能指望的,恐怕就是那14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。这个规模,大致相当于我们一个顶配的合成旅,或者是那支专业的蓝军部队,实力不容小觑,但要说能凭此压倒一切,就有点想多了。

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历史。1991年海湾战争,美军领着联军浩浩荡荡开过去66万人,外加6艘航母。那时候的美国,刚享受完里根时代巨额军费投入的红利,手握信息化战争的独家秘笈,加上苏联行将解体,可以从欧洲放心抽调精锐,确实是打遍天下无敌手。

可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。今天的美国就像一位上了年纪的拳王泰森,名头还在,但拳头已经没那么重,体力也跟不上了。

最大的问题是精力分散。普京那边下令扩军到150万,直接把欧洲搞得紧张兮兮。美国作为北约老大,不得不在东欧加码,计划部署30万人来稳住场子。这一下子就牵制了大量可以机动的精锐兵力。

再者,技术上的代差优势几乎没了。当年让世界瞠目结舌的信息化作战,今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武器。更何况,奥巴马时期军事投入相对收缩,导致大量武器装备老化,最典型的就是航母,11艘里能拉出去长期部署的常常只有两三艘,剩下的都在船厂排队等着维修。

算来算去,一旦西太平洋真有战事,美国既要盯着欧洲,又要看着中东,能抽调到中国周边的兵力,撑死了也就10到20万人。这点兵力,想在别人家门口打一场高强度战争,难度可想而知。

美国的根本问题,出在它的全球霸权战略上。为了当世界警察,兵力必须撒遍全球,结果就是在任何一个具体方向上,都难以集中绝对优势。那个“同时打赢两场战争”的口号,今天听起来更像是个笑话。

中国的策略则完全不同。我们不搞全球霸权,奉行的是积极防御。这意味着可以把有限的国防资源高度集中,在家门口作战,后勤补给线短,部队效能可以发挥到最大。

针对美国的海上干预,中国的“区域拒止”能力建设得极有针对性。这套体系的核心,不是要跟美国海军在全球大洋上硬碰硬,而是在中国周边,用远程导弹和强大的海空力量,划出一大片“禁区”。

任何试图闯入这片区域的美军航母战斗群或者军事基地,都将成为活靶子。这种战略更深层的设计,就是一套“围点打援”的战法。这里的“点”,可以是台海,也可以是南海,但真正要打的“援”,是那些远道而来的美军。

简单说,就是用一个地区冲突作为诱饵,把美军的精锐力量吸引到我们预设好的战场里来。在这个由导弹、五代机、航母和大型驱逐舰构筑的“口袋”里,进行一场有准备的歼灭战。

再回头看美国那笔即将破万亿的军费,它更像是一种战略焦虑的产物。美国试图用钱来填补全球战略过度扩张所造成的实力空心化,但这就像是给一个漏水的桶里灌水,永远也灌不满。

当一个国家的资源被疯狂地投入到军事上,而国内的民生却日渐凋敝时,它真正的敌人或许早已不是外部的某个对手。僵化的霸权思维和为了维持这种思维而进行的自我消耗,才是最致命的。这笔万亿军费,最终可能不是压垮对手的武器,而是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意昂体育介绍

产品展示

新闻动态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