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日,印度四大国有石油巨头突然暂停采购俄罗斯原油,这一动作距离特朗普威胁“对买俄油国家征收100%关税”仅过去24小时。 表面看,莫迪似乎向美国低头,但真相远非如此简单:印度国有炼油厂虽暂停新订单,私营企业却通过“影子船队”继续进口俄油;莫迪一边叫停国企交易安抚美国,一边默许私营渠道维持俄油供应链;俄印刚签署的10年原油协议仍在生效,每天50万桶打折油照常输送。这场博弈背后,是印度在美俄夹缝中精心设计的“三重赌局”,用国企让步换关税豁免,靠私营漏洞保能源命脉,借中东备胎防断供危机。 当特朗普宣称“印度将彻底停购俄油”时,印度匿名高官直接辟谣:“政府从未要求企业减少进口”。莫迪的平衡术,正让美俄陷入一场谁先眨眼的较量。
特朗普的关税炸弹与印度的“闪电刹车”
2025年7月30日,特朗普宣布对印度纺织品、医药等关键出口商品加征25%关税,并警告若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,将面临100%惩罚性关税。 这一威胁直击印度经济命脉:2024年印度对美出口额高达874亿美元,占其总出口21%,若叠加关税打击,印度制造业转型计划将遭受重创。 不到24小时,路透社曝光印度石油公司、印度斯坦石油公司等四大国有炼油巨头已暂停对俄新订单。这些企业控制全国60%炼油产能,日均加工520万桶原油,其集体行动被视为莫迪向特朗普递出的“投名状”。 美国国务院迅速点赞印度“负责任”,但印度反对党领袖拉胡尔·甘地嘲讽莫迪:“若你有英迪拉·甘地一半胆量,就该骂特朗普是骗子! ”
折扣缩水:俄油性价比崩塌的经济账
印度暂停俄油采购绝非单纯政治妥协。 2022年俄乌冲突初期,俄罗斯为抢占亚洲市场,向印度提供每桶14-20美元的超额折扣,乌拉尔原油价格低至70美元/桶,同期国际油价达120美元。 巨大价差推动印度疯狂扫货:2023年俄油占印度进口比例从0.2%飙升至45%,日均进口量突破210万桶。 但到2025年,俄罗斯折扣骤降至每桶2.5-4美元。 折扣缩水源于三重压力:西方制裁导致运输成本激增,印度卢比结算遭俄方抵制,俄油保险风险持续攀升。 印度石油部长辛格普里坦言:“若美国征收100%关税,俄油将彻底失去竞争力。 ”
中东备胎:莫迪暗渡陈仓的能源B计划
早在特朗普发出关税威胁前,莫迪已布局“去俄油”替代方案。 2025年上半年,印度从中东三国进口石油占比达40%,超过俄罗斯的35%:阿联酋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稳定供应轻质原油,沙特加速推进古吉拉特邦500亿美元炼油厂项目,伊拉克以长期协议锁定低价供应。 为规避美方制裁风险,印度国有炼油厂紧急启动“供应多元化”策略,将非洲尼日利亚、安哥拉纳入采购清单,并重启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的谈判。这种布局使印度理论上具备填补俄油缺口的能力,但实际切换面临巨大代价:印度炼油厂设备专为高硫俄油设计,改用中东轻质油需投入30亿美元改造设备,且运输成本将增加20%。
莫迪的双线外交:莫斯科拥抱与基辅眼泪
暂停俄油采购同期,莫迪正上演精妙的地缘平衡术。2024年7月,他顶着美国压力访问莫斯科,与普京在郊外官邸共乘电瓶车、参观马厩、露天品茶。 普京亲手为莫迪佩戴圣安德烈勋章,双方签署10年期原油协议,约定俄方每日供应50万桶折扣油。一个月后,莫迪突访乌克兰基辅。 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前,他紧握泽连斯基的手说:“看见儿童在战火中丧生,我的心在流血。 ”这番表态被西方媒体解读为“对冲亲俄形象”。 这种双线操作延续印度传统战略:能源靠俄罗斯折扣油稳定国内油价,技术靠美国投资提升制造业,军备采购则同时依赖美俄——印军60%装备源自俄罗斯S-400导弹系统,而美国F-21战机生产线正落地班加罗尔。
妥协的代价:国内骂声与国际失信
莫迪的让步引发连锁震荡。 在议会质询中,反对党痛斥政府“牺牲战略自主”,前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质问:“若屈服于美国关税,印度如何自称领导型大国? ”国际层面,俄罗斯虽未公开批评印度,但已推迟原定2025年11月的普京访印计划。 更严峻的是,美国财长耶伦公开贬低印度为“非全球主要参与者”,直言其“外交政策缺乏一致性”。 私营炼油企业则成为莫迪政策的牺牲品:由于国有巨头停购俄油,私营炼厂被迫支付更高溢价从中东采购,每桶成本增加7美元。 印度最大私营炼油商信实工业被迫削减15%产能。
影子船队:私营企业的俄油走私网
当国有炼油厂暂停俄油订单时,印度私营企业正构建隐蔽供应网络。 在孟买港,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“木兰号”油轮将俄罗斯原油转运至阿联酋富查伊拉港,经重新贴标后以“阿联酋混合油”名义运抵印度。 这类“影子船队”由印度富商阿达尼集团幕后操控,其拥有41艘超大型油轮,专门从事俄油转运。 2025年6月,印度私营炼厂通过该渠道进口俄油量达82万桶/日,创历史新高。 莫迪政府对此采取默许态度:海关文件显示,7月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总量仍达208万桶/日,仅比6月下降4%。 这种“官方叫停、暗地放行”的策略,既规避美国制裁风险,又维持能源供应链不断裂。
军火捆绑:断油等于自毁国防
印度难以割舍俄油的深层原因在于军火捆绑。 印度陆军主战坦克T-90、空军苏-30战机、海军布拉莫斯导弹系统均由俄罗斯提供技术支撑,70%现役装备依赖俄制零部件。 2018年签署的55亿美元S-400防空系统合约至今仍在执行,俄方技术人员常驻印度基地维护设备。 若彻底停止俄油进口,俄罗斯可能切断军备零部件供应,导致印军战备体系瘫痪。 这种依赖延伸至支付系统:俄印建立卢比-卢布本币结算机制,俄罗斯储蓄银行处理70%对印出口交易,规避美元体系监控。 印度若单方面毁约,将冲击两国数十年建立的军事信任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