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系统核心组成:四大模块构筑能源基础
易达光电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稳定运行,依赖于四大核心模块的协同配合,各模块功能明确、分工清晰,共同构成系统的 “硬件骨架”:
光伏发电模块作为系统的 “绿色电能来源”,主要由光伏组件(如单晶硅 / 多晶硅组件,适配不同安装场景)、光伏逆变器(将光伏产生的直流电转为交流电)及汇流箱(集中收集多路光伏电流)组成。其核心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,优先供充电负载与本地用电设备直接使用,多余电能则输送至储能模块存储。
储能模块承担系统 “电能蓄水池” 的角色,包含储能电池组(多采用磷酸铁锂电池,兼顾安全性与长寿命)、储能变流器(实现交直流转换,适配充电与电网需求)及电池管理系统(BMS,实时监控电池电压、温度、SOC,保障安全运行)。在光伏出力过剩时存储电能,在光伏出力不足、充电需求高峰或电网断电时释放电能,平抑能源供需波动。
充电模块聚焦 “电动汽车能源补给”,涵盖直流充电桩(支持 60kW-240kW 功率,适配快充需求,如出租车、网约车)、交流充电桩(以 7kW-22kW 为主,适合慢充场景,如住宅小区、办公园区)及充电控制器(统一调度充电功率,避免电网负荷过载)。充电时优先消耗光伏绿电,仅在光伏与储能电能不足时,自动接入电网补充,最大化绿色能源利用率。
能源管理模块堪称系统的 “智慧大脑”,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光伏发电量、储能 SOC、充电负荷、电网电价等数据,基于预设算法动态优化能源流向(如高峰时段优先用储能电、低谷时段从电网补能)。同时支持远程监控、故障预警与数据可视化,确保系统在安全、高效的状态下运行。二、核心工作原理:优先绿电,智能调度
二、系统遵循 “以光伏为核心、储能为缓冲、电网为补充” 的能源调度逻辑,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,具体工作流程如下:
白天光伏出力时段光伏发电模块启动,产生的交流电优先供给充电模块(满足电动汽车实时充电需求)和本地用电负载(如园区照明、办公设备);若光伏发电量超过当前用电需求,多余电能通过储能变流器存入储能模块,避免绿电浪费。
光伏出力不足 / 夜间时段当光伏发电量无法满足充电与负载需求(如阴天、傍晚充电高峰),储能模块自动启动,释放存储的电能补充供电;若储能电量低于预设阈值(如 20%),系统则平滑切换至电网供电,确保充电与用电不中断。
电网异常 / 断电时段若遭遇电网故障或停电,储能模块可作为应急电源独立运行,优先保障关键充电需求(如交通枢纽的应急充电车位),避免因断电导致的充电服务瘫痪,提升场景抗风险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