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最有趣的是什么吗?
是香奈儿的公关团队。
辛芷蕾拿奖后那几个小时,他们的社交媒体快拍刷得比谁都勤,生怕地球上还有人不知道新晋威尼斯影后跟他们家有点关系。
这副急吼吼贴上来的样子,跟走红毯前那份不咸不淡的态度比起来,简直就是一出活灵活现的川剧变脸。
水城威尼斯的海风还没吹到国内,这股子势利眼的妖风倒是先刮过来了。
这事儿真不能怪咱们网友爱看热闹,实在是这记耳光扇得太有水平,一巴掌下去,方圆百里的娱乐圈都听见了回响。
当辛芷蕾举起那座金狮奖杯的时候,时间仿佛静止了,尤其是在某些人的世界里。
比如,还在纠结一番男主名头的张颂文老师。
当初《日掛中天》剧组里那点关于“谁的名字排在前面”的破事儿,现在看来,简直是小孩子过家家。
你争你的排面,人家直接去世界舞台上拿了个最佳女主角。
这叫什么?
这就叫降维打击。
电影圈里那套论资排辈、看咖位定江山的旧黄历,是时候该翻篇了。
当然,圈子里睡不着觉的,远不止张颂文一个。
周迅的电话估计也被打爆了,想必心里也是五味杂陈。
这个让辛芷蕾一飞冲天的本子,最初可是递到她手上的。
命运这东西,就是这么玄乎。
一个没接,机会就溜走了。
倒不是说周公子演了就一定能拿奖,可偏偏这事儿就透着一股子戏剧性。
让人不禁想起当年在《如懿传》里,周迅还煞有介事地指导辛芷蕾,让她给金玉妍加上点“哎呀偶哟”的口癖,说这样才像朝鲜来的贡女。
结果呢?
辛芷蕾用一座威尼斯影后证明了,深刻的人物塑造,根本不需要这种脸谱化的玩意儿。
周迅毕竟是周迅,江湖地位在那儿,顶多算是一次无伤大雅的“看走眼”。
真正被这一巴掌扇懵的,还得是那群在转型路上挤得头破血流的85花们。
尤其是赵丽颖,这两年卯足了劲儿往大银幕上冲,文艺片也拍了,小人物也演了,可奖项上还是雷声大雨点小。
辛芷蕾的这次成功,就像是在一锅温水里突然扔进了一块烧红的烙铁,瞬间就沸腾了。
它无情地揭示了一个真相:所谓的“转型难”,很多时候不过是“演技不够”的遮羞布罢了。
别总抱怨市场不给机会,机会来了,你得接得住啊。
在这场打脸大会上,如果非要评选一个C位,那“美国籍公主”刘亦菲当仁不让。
前脚刚因为靠着宝格丽代言人的身份,在Vogue封面上力压群芳站C位被群嘲,后脚辛芷蕾就拿了个威尼斯影后。
这对比,简直不要太惨烈。
一个靠着品牌和国籍营造着虚无缥缈的“国际范儿”,另一个则用实打实的作品和演技,赢得了国际A类电影节的最高认可。
网友的吐槽虽然刻薄,但话糙理不糙:你那国际星光,到底是迪士尼给的,还是美国护照给的?
辛芷蕾这一奖,等于直接戳破了那层华丽的泡沫,尴尬不尴尬?
所以你看,一个奖杯,牵扯出的却是整个名利场的生态。
有的人被拍醒了,有的人可能还在装睡。
辛芷蕾的获奖感言说得好,鼓励女孩要勇敢追梦。
她的奇迹,不是靠锦鲤转发得来的,而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。
至于那些脸上火辣辣的人,是时候该琢磨琢磨了,是继续活在流量和番位的虚假繁荣里,还是赶紧低下头,好好磨磨自己的手艺。
毕竟,潮水的方向,说变可就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