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啪!"阿伟把手机拍在桌上,屏幕上是游戏论坛炸锅的帖子。《率土之滨那封维权邮件像块石头,直接砸进了SLG游戏圈这潭浑水。好家伙,这波操作直接把吃瓜群众都给炸出来了,评论区吵得比菜市场还热闹。
事情的起因得从去年五月说起。广州互联网法院那会儿可是结结实实给了《三国志·战略版》一锤子,白纸黑字写着要赔网易五千万。当时游戏圈都炸锅了,要知道这可是国内SLG游戏侵权第一案,这个赔偿金额直接创了纪录。关键是法院判决书里列的那些抄袭证据,让不少老玩家都笑出声来。
那会儿论坛上有个叫"洛阳铲"的玩家直接把对比图甩出来,上面详细标着两个游戏里的相似之处。地图像到离谱也就算了,连武将属性的数值比例都一模一样,这操作简直就是把"抄作业"三个字写脸上了。最绝的是两家游戏的进阶系统,关键数值设置连小数点后两位都不带差的,这要不是直接复制粘贴,恐怕没人相信。
网易这次是铁了心要死磕到底。想想也是,人家花了十年研发出来的玩法,眼看着被别人原封不动搬走,换谁都得急眼。内部员工私底下都吐槽,说他们策划为了平衡数值都快把头发薅秃了,结果隔壁直接照搬,连改都懒得改,这操作也太不讲武德了。
老玩家们都记得,《率土之滨》刚出来那会儿简直是降维打击。那种沙盘策略玩法在当时看来特别新鲜,玩家要真刀真枪地搞外交、打战役。后来市面上突然冒出来一堆"战略版""鸿图版",玩法跟率土像得跟双胞胎似的,连系统界面都差不多。有人说这是行业通病,也有人说这就是纯纯的抄袭。这事儿要是发生在十年前,恐怕也就这么过去了。可现在不一样,随着国内游戏市场越来越正规化,这种赤裸裸的抄袭早晚得付出代价。
法庭上争得最凶的就是"玩法抄袭"这个概念。有人认为游戏玩法就像下象棋,不能因为你先发明了象棋规则就不让别人玩。但关键问题是,《三战》抄的可不是简单的规则,而是连数值、比例、关卡设计都照搬,这就好比把人家写的谱子原封不动拿过来,就改个歌名说是自己原创。这种程度的"借鉴",法院认定侵权也就不奇怪了。
这场官司最有趣的地方在于玩家们的态度。有人坚决站队《率土》,觉得维权就是给原创续命。也有人觉得天下SLG是一家,玩法相似很正常。论坛上还有人说笑,说以后玩SLG的时候得随身带个放大镜,看看到底抄没抄。这些讨论背后其实折射出玩家们对游戏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。十年前大家可能觉得"能玩就行",现在可不答应了,都想要点真东西。
二审在即,两家公司都在憋大招。《率土》这边直接把维权宣言做到游戏系统邮件里,《三战》那边也是各种准备应诉材料。游戏圈都在等着看这场大戏的下一幕。这个案子的关键点其实很简单:到底怎么区分"玩法借鉴"和"实质抄袭"?这个度的把握关系到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向。
要说SLG游戏在我国的发展史,那可真是一把辛酸泪。早年间的策略游戏基本都是国外引进,直到《率土之滨》这类作品出现才算是有了国产代表。这十年来SLG市场越做越大,去年光是《率土》一个游戏的流水就破了十亿。可市场大了,抄袭的门槛反而越来越低。有人说这个案子要是《率土》赢了,以后国产游戏可能会迎来一波原创热潮。也有人说游戏行业的抄袭问题根深蒂固,不是一两个官司能解决的。
游戏中那个写着"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"的登录界面,现在看起来格外讽刺。玩家们也在反思,为什么国产游戏总是陷入"创新-被抄-维权"的死循环?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有些玩家玩着《率土》,骂着《三战》,扭头就去下载了另一款换皮SLG。这种矛盾的状态,才是整个行业最难解的结。
现在大家都在等着二审的最终判决。不管结果如何,这个案子已经给游戏行业敲响了警钟。毕竟谁都不想在未来的某一天,打开应用商店发现里面全是换了个皮肤的同款游戏。到那时候,恐怕连玩家自己都会觉得够够的。
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,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,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