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3号这天,世界算是看明白了,美国这张脸,说变就变,而且还是两副面孔同时上演,简直让人跟不上趟。
一边,美国众议院的代表团时隔六年,总算又踏上了北京的土地。王毅外长都管这叫“破冰之旅”,双方坐下来聊的核心,就是怎么“避免误判”。
可另一边呢?咱们的美国总统特朗普,人还在纽约联合国大会呢,就隔着太平洋扔过来一颗重磅炸弹。那动静,可比北京的会谈大多了。
川普的变脸比翻书还快
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,话锋变得那叫一个硬。他说,有欧盟帮衬着,乌克兰不仅能接着打,甚至还能把整个国家“原封不动地赢回来”!
这话一出,所有人都懵了。要知道,过去一年多,特朗普挂在嘴边的都是让乌克兰“割地求和”,赶紧了事。这下倒好,简直判若两人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听了都震惊,直呼这是个“重大的转变”。
几乎就在中美双方在北京小心翼翼地说着“避免误判”的时候,特朗普在纽约的这番话,简直就是主动在制造一场天大的“误判”。
他不仅喊话乌克兰能夺回所有领土,甚至直接点了克里米亚的名。这可就等于当着全世界的面,把谈判的桌子给掀了。要知道,过去华盛顿嘴上说支持,给武器也痛快,但从来没公开说过支持乌克兰收复克里米亚这种话。
特朗普还嫌不够,顺嘴把俄罗斯嘲讽成了一只“纸老虎”,说他们过去三年半打了一场莫名其妙的仗。这话可算是结结实实地捅了普京的马蜂窝。
总统的小算盘
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是什么让特朗普的态度变得这么快,这么猛?这背后,当然是一盘精打细算的棋。
首先,欧洲那帮盟友在他耳边吹的风,总算是起作用了。过去大半年,德国、英国、波兰这些国家,没少跟他念叨,说要是硬逼着乌克兰割地,那北约的面子往哪搁?尤其是9月初,俄罗斯的无人机都飞到波兰和爱沙尼亚头上了,欧洲是真觉得普京越来越过分。
其次,普京自己的强硬,也让特朗普彻底没了耐心。就在8月15号,特朗普跟普京在阿拉斯加见了一面,结果俄乌谈判彻底谈崩了。据说普京在桌上是寸土不让,一点妥协的意思都没有。这下可把特朗普的特使们给惹急了,觉得既然好说好商量不行,那干脆就摊牌吧。
最后,当然也跟他自己的位子有关。作为现任总统,在外交上拿出雷霆手段,尤其是在跟俄罗斯掰手腕这件事上,能让他显得更强势,更能稳固国内强硬派的支持。这张牌,打得又响又亮。
普京可不是吓大的
面对特朗普这通隔空喊话,克里姆林宫的火气瞬间就上来了。发言人佩斯科夫立刻怼了回去,说这种话“对局势没半点好处”。德国总理也赶紧出来和稀泥,劝大家“冷静点”。
但普京真正的回应,压根就不在嘴上,而是在战场上。
其实,在特朗普放狠话之前,俄军的大部队就已经在库尔斯克方向集结了。乌克兰那边也确认,俄军正在大规模增兵,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:赶在美国新一轮的大规模援助到账之前,能抢多少地盘就抢多少,把战果先坐实了再说。
再说,普京手里还捏着两张王牌:核武器和能源。他不止一次地暗示,真要是被逼急了,什么招儿都可能使出来。比如断了欧洲的天然气,或者来一场大规模网络攻击,都不是没可能。在这场大国博弈里,普京似乎也吃准了,中国不会轻易下场。
结语
这么一来,美国众议院那趟所谓的“避免误判”的北京之行,就显得特别有意思了。美国一边派人来中国这儿说好话,想稳住局面;另一边却在俄乌问题上疯狂拱火,这“外交双簧”唱得,让整个局势变得又复杂又危险。
乌克兰那边得了特朗普的公开力挺,士气大涨,更不可能在领土上让步了,哪怕泽连斯基自己都承认,战场上每天的伤亡高达七千人。
这场美国导演的大戏,把俄罗斯、中国和欧洲全给拖下了水。特朗普的强硬,既是在给普京极限施压,也是在试探中国的底线。现在,中美俄三家都在小心翼翼地踩着钢丝,互相摸底。联合国秘书长还在大会上声嘶力竭地喊着要和平,可现实是,和平的基础正在被大国间的角力一点点侵蚀。这场高风险的赌局,到底会把世界带向何方,谁心里都没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