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波波兰“卡”中国卡班,到底给谁添堵了?
我刷手机刷着刷着,就看到波兰那个事儿,说是要对来自中国的货车加征700欧的费用。我第一反应就是,这帮人是不是有点离谱?明摆着的事儿,想搞事儿呗。你说你一个路过的,拦着人家收费,最后谁难受?我第一反应就是,这玩意儿绝对没那么简单。
我赶紧去查了下,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了。从去年开始,欧洲就一直觉得中国电商货太多,有点“冲击”他们本地市场。然后就出台了一些什么碳排放啦,安全检查啦,各种理由往上加。这次波兰直接来个明的,针对卡车,而且是过境中国的。这数字,700欧元,听着不多,但架不住量大啊。商务部那边的统计,去年中欧班列的开行量还在涨,虽然疫情影响了海运,但班列确实成了很多企业出海的重要通道。特别是那些对时效要求高,或者本来走海运就不太划算的货物。
波兰这么一搞,表面上看是针对中国,想要点好处。但你想啊,这帮车,走的不是波兰的货,是过境的。这收费,最终肯定会转嫁到货物上。那谁买单?最后还是欧洲的消费者,或者欧洲的进口商。本来欧洲那边的通胀就挺高了,再这么一折腾,成本又上去了。你说这帮欧洲政客,天天喊着要“去风险”,结果自己把风险加进去了。
而且,这事儿还有个更妙的。走陆路运输,特别是班列,它就是为了比海运快。现在你给卡路里加一道门槛,那本来就受海运价格和船期影响的成本,是不是又得往上提一提?很多之前可能还在考虑班列和海运之间怎么选的企业,这下可能就直接倾向海运了。你想啊,船运本来就在逐步恢复,而且成本相对低。你波兰这一出,等于变相给海运“助攻”了,而且是给北线那些港口。
我看了看数据,去年欧洲那边港口吞吐量其实增长不小,很多航线也在优化。波兰这一手,搞不好是把本来想“卡”中国的,最后变成了“推”欧洲自己转向海运。因为班列虽然快,但成本一直是个事儿。你现在又加一道费,那“快”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。
这事儿细想,有点像那个老段子。你本来想给隔壁老王添堵,结果一不小心把自家屋顶给掀了。波兰这么干,说是为了欧洲的“产业安全”,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,最终损害的是整个欧洲的供应链效率和消费者的利益。而且,它还给了其他国家一个信号:原来也可以这么玩。
你知道吗,现在国际贸易,就跟玩搭积木一样,一层一层叠上去。你动一根,下面其他的都可能跟着摇晃。波兰这么一搞,不是在拆中国的积木,是在拆欧洲自己的积木。本来就供应链紧张,他这么一搞,等于还在上面再压一堆。
我之前看一个行业报告,里面就提到了,欧洲对中国商品的依赖,尤其是在一些特定领域,并不是短期内能完全解决的。你不能指望一天就变出一堆替代品来。这种时候,更应该做的,是寻求合作,优化贸易流程,而不是搞这种“一刀切”的加费。
你说这700欧,对波兰来说能有多少油水?可能也就是能让某些部门的人“收上来”点钱。但对整个欧洲的贸易流通来说,影响绝对不小。而且,这也不是第一次了。之前比利时、德国也都有过类似的操作,只不过没这么直接。
我现在就挺好奇的,波兰这么折腾,他们国内的物流公司,那些天天跑国际货运的,是不是也觉得这事儿办得太操蛋了?毕竟,生意还是要做的,不是靠发脾气就能发财的。
所以,这事儿啊,往小了看,是波兰想赚点过路费,而且是冲着中国来的。往大了看,是欧洲内部对中国商品涌入的一种焦虑,但解决办法用得太笨。最后的结果,很可能就是班列绕道,或者直接转海运,欧洲自己承担更高的物流成本。这下,北线的船运估计又要更忙,也更省了。
你说,这样的操作,最后到底便宜了谁?
声明: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,内容 90%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,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。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。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