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战时,最大输家不是德意日!俄乌战争,最大输家也不是俄乌~

2025-08-04 16:36 162

话说历史上的大战,总有人觉得输家就是那些直接挨打的国家,比如二战里的德国、意大利和日本,他们被打趴下,领土分割,经济重创。可仔细一想,这些国家虽惨,但英国这个战胜国才真正栽了大跟头。从前那个横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,瞬间就散架了。

同样,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,俄罗斯和乌克兰固然伤痕累累,但欧盟那边,尤其是德国,日子过得更苦,能源价格飞涨,企业跑路,欧元地位下滑。这俩例子搁一块看,你会发现,战争的账单往往不是战场上的人全付,旁边围观的也得出血。

英国二战后帝国梦碎

二战从1939年打到1945年,轴心国败了,但英国作为同盟国的一员,虽然没被占领,本土也没像法国那样沦陷,可付出的代价大了去了。

英国在战前掌控着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,殖民地遍布亚洲、非洲、美洲,靠着这些地方的资源和市场,维持着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。战争一开打,英国就把家底砸进去了,军费开支占财政的一大半,债务堆到GDP的240%,这数字听着就吓人。

战后,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给了援助,但英国的殖民体系已经摇摇欲坠。印度独立是第一个大打击,1947年8月,英国不得不放手,以前靠印度棉花和劳动力支撑的纺织业,现在没了原料来源。

接着缅甸、马来亚相继独立,到1960年代,非洲的肯尼亚、尼日利亚也走了,英国军队撤离时,港口和基地都空了。整个过程,英国丢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海军规模从战时的世界第一缩水到只能守本土。

经济上,传统产业如造船、钢铁衰退,失业率高企,福利国家建设虽启动,但资金全靠借债维持。英国从全球贸易中心变成依赖美国的跟班,加入北约后,国防开支降到GDP的2%,影响力大不如前。

其实英国的衰落不是一蹴而就,二战前经济就有点跟不上趟了,工业革命的红利吃光,面对美国和德国的竞争,英国还死守老路子。战争加速了这一切,丘吉尔领导下英国打赢了,但帝国体系崩了,全球地位从一哥滑到二流。

相比之下,德国和日本战后重建快,靠美国援助和技术,很快就成了经济强国。日本从1950年代起制造业崛起,德国的汽车和化工产业也重振旗鼓。

英国呢?到1970年代还闹石油危机,加入欧共体寻求出路,但殖民帝国的荣光再也回不来了。这么看,二战英国是实打实的最大输家,表面赢了,里子全输光。

欧盟在俄乌冲突中咽下的苦果

转到当下,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开打,到2025年7月已经三年多了。俄罗斯军队推进,乌克兰城市损毁,但欧盟国家没上战场,却成了经济上的重灾区。

欧盟从战初就跟美国步伐,实施多轮制裁,切断俄罗斯天然气、石油进口,以前德国55%的天然气靠俄罗斯,法国和意大利也依赖不少。

结果呢?能源价格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,德国天然气从2021年的每兆瓦时20欧元,涨到2022年高峰的300欧元,家庭取暖费用从4121欧元跳到5407欧元,企业成本翻倍。

法国电价涨20%,意大利工业用气从每吨300欧元飙到1000欧元,一吨铝的生产成本从300欧元升到上千欧元,出口直线下降。企业扛不住,2023年大众汽车就把电池厂搬到北美,西门子关掉多家工厂,巴斯夫也宣布本土生产线停产,转投美国。

德国IFO智库数据,冲突三年,德国经济损失2400亿欧元,占GDP的6%。欧盟整体GDP全球占比降到14.55%,十年最低,2023年欧元区增长仅0.5%,通胀高企,化工产量跌20%,供应链中断,汽车行业生产线闲置。

欧元在全球支付份额也滑坡,从2020年10月的37.8%降到2025年5月的23.5%,美元反倒升到48.5%。欧盟领导人一开始铁心支持制裁,2022年默克尔公开谴责俄罗斯,但她退休后在回忆录里承认,对俄罗斯政策有反思。

拜登政府推动北约东扩,提供军援,欧盟跟进,但能源依赖暴露无遗。欧盟试图多元化,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,可依赖美国更深,恢复缓慢。

俄罗斯和乌克兰直接打仗,损失人命和领土,但欧盟的经济伤口在隐隐作痛,制造业外迁,民众生活成本上升,这笔账算下来,欧盟才是最大受害者。

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早有警告,2022年就说欧洲别太指望制裁俄罗斯就能占便宜,反而可能付出高代价。现在看来,她的话应验了。欧盟内部分歧加剧,东欧国家更亲美,西欧如德国法国承受能源冲击最大。

三年冲突,欧盟地位尴尬,既想独立,又离不开北约伞。这场仗,俄罗斯虽被孤立,但能源卖给中国印度,维持了经济;乌克兰虽获援助,但重建遥遥无期。欧盟呢?被夹在中间,成了别人棋局里的棋子。

美国如何在两场战争中渔翁得利

二战时,美国参战晚,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才正式加入,但本土没被打,工业产能反而大增。战争结束,美国成了全球经济老大,美元绑定黄金,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霸权。

英国呢?欠下巨债,殖民地独立,美国顺势接管了中东和亚洲的市场影响力。战后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,美国企业进驻,控制了关键产业。德国日本重建靠美国资金和技术,美国成了他们的保护伞,顺带收割了英国的帝国遗产。

俄乌冲突中,美国套路类似。拜登上台后加强北约东扩,2022年起提供上百亿军援,欧盟跟进制裁,但美国天然气出口欧洲大增,价格高企,企业从欧盟迁到美国。美元份额上升,欧元下滑,美国军工企业赚翻,欧盟制造业流失。

美国没派兵,却主导了局面,俄罗斯被削弱,中国虽获能源便宜,但美国借机拉拢盟友,围堵中国。两年多,美国短期资本回流,长期影响力稳固。欧盟能源危机,美国成了替代供应商,德国工厂关门,美国工厂开工。

这两场战争,美国都是旁观者变赢家。二战前,美国投资德国,对付英法;现在,美国推动制裁,欧盟自掏腰包援助乌克兰,美国坐收渔利。

拜登谋划全球战略,欧盟领导人多被美国影响,冯德莱恩之类成了代言人。历史就这样,美国总在别人打仗时捡便宜,英国二战后从一哥变跟班,欧盟现在也步后尘。
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
意昂体育介绍

产品展示

新闻动态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