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颖莎名字被抢注?任女士早有准备,这步棋走得妙
刷手机时看到条有意思的新闻——有位任女士早早就注册了“钦阳”商标。这俩字儿看着普通?拆开看看,“钦”是王楚钦的“钦”,“阳”嘛,阳光的阳,合起来透亮又顺口。再往深了想,这不正是给自家孩子名字留的“保险栓”?
说起来,运动员名字被抢注这事儿真不少见。就说孙颖莎,2017年她刚满17岁,还在国家队崭露头角那会儿,就有公司盯上了她的名字。这些抢注的人精得很,专挑潜力大的运动员下手——等人家火了,再把商标往高价里卖,跟“敲竹杠”没两样。好在咱们有法律撑腰,运动员姓名受《商标法》保护,这些年所有针对孙颖莎的恶意注册全被驳回了。
可不是所有运动员都这么幸运。之前有个叫HOPE的运动员,成名后才发现名字早被人注册成商标,想拿回来?又得花钱又得耗时间,折腾得够呛。这就跟咱老百姓买房似的,早占个好地段,总比等房价涨了再抢二手的踏实。任女士这步棋,其实就是提前“占坑”——自己儿子的名字得护着,喜欢的字眼也得先攥手里。
商标抢注到底多“火”?我翻了翻资料,现在市场上专门有人干这行,盯着体育圈、娱乐圈的风口,哪个明星火了就抢注相关商标。前两年某顶流刚爆红,名字就被抢注了十几个类别,最后花大价钱才赎回来。对运动员来说更难,人家专注训练比赛,哪有精力天天盯着商标局?等发现名字被占了,黄花菜都凉了。
孙颖莎从2017年被盯上就能看出来,这姑娘的潜力早被人看在眼里。那时候她刚进国家队,训练馆里挥拍子的样子,现在看都是“未来之星”的苗头。抢注的人嗅觉比猎犬还灵,可法律也不是吃素的。这些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大了对恶意商标注册的打击力度,2021年出台的《商标审查审理指南》里明文规定,对恶意抢注名人姓名的行为“从严驳回”。
任女士注册“钦阳”,说白了是给家人和喜欢的东西上道“法律锁”。这俩字儿要是以后用在运动周边、文创产品上,粉丝们肯定愿意捧场——毕竟“王楚钦+孙颖莎”这对“小将组合”本身就有热度,再加上提前布局的商标,天然带流量。有网友说:“这才是聪明家长的样子,孩子的前程要护,该占的‘便宜’也得占。”
其实这事儿给咱提了个醒儿:在知识产权这事儿上,主动权得攥在自己手里。就像咱普通人开店,先把营业执照办了,别等生意火了被人告“侵权”;写文章用了别人的照片,先打个招呼,省得吃官司。名字是咱自己的“金字招牌”,守好了,才能走得稳当。
你说,任女士这步棋,是不是下得挺妙?
(内容参考: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2023年恶意商标注册驳回公告、澎湃新闻《运动员姓名权保护:从孙颖莎商标被抢注说起》、中国新闻网《知名运动员商标抢注乱象调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