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股券商变天,割韭菜新花样:中产被收割,老股民掉坑,监管喊话还在路上
早上六点半,菜市场门口才亮灯,大妈们边拎菜边骂,前天账户又被莫名割了一刀,说是券商新政策,熟人都上当,这还是熟人介绍的券商,搞得大家觉得自己是韭菜,割完一波还来一波,看着A股天天涨,可钱进得快亏得更快,谁家还不是有亲戚朋友被坑。
证券公司新规刚落地,证监会拍着桌子说要整顿,头部券商和中小券商全喊自己要变好,结果老百姓还是被套路走,2025年8月22号,证监会发了个《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》,写得花里胡哨,明面上说是保护投资者,实际上加分项减分项一堆,听着像是给自己打分数,老股民一看全是套路,头部券商更能加分,中小券商只能喝汤。
隔壁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的消息一炸出来,小区群里就有人不淡定,深圳资本、鲲鹏投资这些名字一说出口,大家全懵了,谁知道谁控制谁,老百姓只关心账户里的钱安全不安全,国信一口气拿下万和96%股份,说是资源整合,实际就是地方国资抱团取暖,过去券商讲情怀,现在全是资源调配,谁手里的筹码多,谁说了算。
回头一看,恒生指数公司又搞事情,2025年6月底公布季度检讨,成分股从85只涨到88只,泡泡玛特、京东物流这些新经济公司被塞进来,港股这几年一直说要代表新经济,实际就是炒概念,老股民还在等翻身,指数一变,资金就流向大公司,小公司只能靠边站,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那边更狠,直接砍掉21只股票,新增映恩生物,生物科技行业一片哀嚎,去年还在吹风口,今年直接被踢出去,资金全往头部去,谁还管散户死活。
A股这边表面风光,上证一个月涨了7%,深证涨了10%,创业板涨更猛15%,数据放出来就像给大家打鸡血,实际行情分化越来越严重,过去是全员狂欢,现在只有几个板块表现好,剩下的都是炮灰,成交量放大,资金全往热门板块扎,冷门股票一天都没动静,群里有人天天问什么时候轮到我,结果等到的只有割肉。
券商内部小年轻都在吐槽,说以前拼努力、拼服务,现在拼套路、拼关系,分类评价新规一来,头部券商考核加分多,资源往上集中,中小券商只能靠差异化发展,差异化的意思其实就是自己找条活路,不能和大公司抢饭吃,员工吐槽说以前还能靠考核混个奖金,现在一刀切业绩标准,奖金连汤都没得喝,老员工天天念叨以前公司讲情怀,现在全是指标。
政策每年都出新花样,2025年证监会集中开罚单,*ST紫天虚增24亿收入,罚了3840万,相关责任人直接终身禁入,*ST汇科业绩预告造假,高管领百万罚单,泰禾集团董事长被留置,公司和高管领千万罚单,这些数字一出来,市场上全是吐槽,网友说你罚的都是公司和高管的钱,老百姓的钱亏了还是没人管,监管机构每次出手都说零容忍,实际上市公司还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,割韭菜手法越来越花。
说起辉煌往事,券商行业以前讲究的是信仰,大家冲着市场来,讲究信息公开透明,谁家有内幕消息都传得满天飞,股民们排队开户,券商服务一个比一个上赶着,谁家开户礼品最丰厚,谁家客户经理最热情,过年过节还给客户送小礼物,连小区门口都能见到券商宣传队,大家觉得进股市就是奔着发财去。
现在券商全搞付费套餐,开户不收钱,服务全靠买套餐,什么VIP投顾,什么金牌客服,什么私享策略,价格一个比一个高,动辄几千上万,老股民吐槽说过去买股是选公司,现在买服务是选券商,买完还怕被割二茬,服务质量全靠包装,实际就是讲故事,谁忽悠得好,谁收的钱多。
行业信仰变了,监管政策还在路上,2024年上的《价格法修正草案》说是要规范各类金融服务收费,结果市场上套餐越出越多,券商服务收费明面上贴着政策标签,实际变着法赚钱,小券商压力大,头部券商更狠,政策一出,头部券商率先响应,实际就是用政策把别人卡死,自己好名声,客户还多,网友骂这叫“合规割韭菜”,中小券商只能靠低价套餐拼流量,服务质量越来越难有人管。
社会辐射面越来越大,除了股民,理财客户、机构资金、甚至中小企业都成了受害者,券商业务下沉到乡镇,连老家大爷都开始玩场外配资,新闻里天天说融资金额创新高,沪深两市融资余额2.1万亿,和2015年牛市相当,可融资与市值比值还不到2%,2015年那会是4.7%,市场看着有空间,实际割韭菜的套路越来越深,普通人根本分不清行情好坏,赚了钱还没捂热就被割走。
散户群体最惨,2015年追涨杀跌吃过大亏,2024年又把希望寄托在慢牛行情,结果还是一地鸡毛,券商服务升级,实际是变着法收钱,老股民说现在连问个问题都要买套餐,过去一杯茶一根烟聊半天行情,现在客服全是机器人,遇到问题自动转接,没人管你死活。
市场上涌现的各种投顾直播带货,券商联合自媒体炒作,什么“趋势牛市”“技术面突破”,全是喊单套路,成交量放大,实际资金全被头部公司吸走,普通股民追高买进,一转眼就被套,没人教你怎么止损,财经博主说的都是后话,市场调整谁都不敢吱声。
券商内部员工爆料,业务压力大得离谱,KPI考核天天加码,老员工辞职潮,年轻人熬夜做直播,拼命拉新客户,客户经理天天催客户买理财买服务,推销买不动就被扣工资,行业变得越来越冷,大家都说券商以前是金融贵族,现在成了金融销售,客户投诉量年年创新高,监管短信发到手软,问题还是没人处理。
港股那边也是一地鸡毛,恒生指数扩容,南向资金进场,大家喊着新经济,实际还是炒头部,散户想进港股通,手续费、清算费、账户管理费样样都涨,资金流动性看着好,实际全是头部公司玩资金腾挪,小公司被挤压得快没活路,生物科技行业今年直接被砍半,行业内部都在骂恒生公司“割韭菜”,网友玩梗说“成分股变天,散户变天台”。
普通人想少掉坑,第一步别迷信券商宣传,什么VIP服务、金牌投顾,多半是换了包装的老把戏,开户前多对比几家,别被低价套餐忽悠,服务条款一定要看细,遇到收取高额服务费的,先问清楚再下单,行情波动大,一定要学会止损,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故事,慢牛行情只能慢慢熬,该止盈就止盈,别贪心。
市场再怎么变,要记得钱是自己的,券商只是服务商,别把希望全寄托在券商身上,炒股要靠自己,能少花钱就少花钱,能不被割就不被割,看到政策出台别光拍手,多看看实际效果,别等到钱被割完才想起骂街,这市场老是新花样,坑熟人也照割不误,谁都得防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