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事大动作,越南成立类似二炮部队,东南亚导弹军备竞赛2国已加入

2025-08-30 17:51 127

战略导弹部队,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"王牌"标志,越南终于也要拥有了!8月21日,越南国防部对外宣布正式成立"炮兵导弹司令部",由越军总参谋长阮晋强大将亲自授旗。有趣的是,越南没有效仿中国现在的火箭军模式,而是采用了中国过去的"二炮"独立兵种模式,这背后究竟有何考量?

为何选择"二炮"模式而非"火箭军"?

越南这次组建的炮兵导弹司令部,从结构上看非常类似于中国1966年至2015年间的第二炮兵。阮晋强大将在成立仪式上强调该部队要"精干、强大、现代化",并特别提到"战略部署更加宽广"。这些表述清晰表明,这支部队将承担战略威慑任务,直属越军中央指挥,而不再由陆军管理。

为何越南不直接效仿中国目前的火箭军模式,而是选择了旧时的"二炮"架构?这与越军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。根据"军种规模适配理论",一个国家的战略力量编制必须与其实际装备和能力相匹配。

目前越南承担战略威慑任务的导弹部队仅有两只:第490弹道导弹旅和为其提供保障的第380仓库(原380导弹旅)。据越南官方媒体披露,越军手中能用的发射车不足12辆,主要装备射程约500公里的飞毛腿C导弹。这样的规模和能力,显然不足以支撑一个独立军种的编制,而更适合作为一个独立兵种存在。

越南导弹部队的历史演变

越南的弹道导弹部队有着相当曲折的发展历程。第380导弹旅成立于1980年,是越南的第一支弹道导弹部队;第490旅则成立于1982年,成为越南的第二支弹道导弹部队。

在1984年6月14日,也就是中越老山战役期间,第490旅曾发射过3枚飞毛腿B弹道导弹,不过这不是对中国军队的直接打击,而是以实弹打靶演习的方式进行威慑。这一历史细节展现了导弹部队在越南军事战略中的特殊地位。

随着苏联解体和90年代越南国力衰退,维持两个弹道导弹旅的规模变得困难。1997年,第380导弹旅被改制为K380仓库,主要负责储存飞毛腿系统的弹头、零备件和部分发射车。这种编制收缩反映了越南在后冷战时期的军事战略调整。

未来扩编路径与装备更新

阮晋强大将在成立仪式上已明确表示,炮兵导弹司令部未来将在"规模、结构和职能"方面进行扩展,这意味着越南已决定扩大导弹部队规模并实现现代化。根据"军事能力递进模型",越南可能通过两条路径实现这一目标:

一条是推动K380仓库恢复为弹道导弹旅编制。作为原第380导弹旅的继承者,K380仓库保留了完整架构和专业训练人员,具备快速转型的基础条件。这种方式可在短期内使导弹部队规模翻倍,迅速提升战略存在感。

另一条是依托第490旅骨干力量新建导弹旅。这种方式虽然形成战斗力周期较长,但更有利于接收新型装备,避免旧有编制与技术体系的冲突。

在装备现代化方面,越南面临多种选择。俄罗斯的"伊斯坎德尔"导弹系统可兼容9M723弹道导弹与9M728巡航导弹,射程可达500公里,精度高且突防能力强。以色列的LORA战术弹道导弹系统射程达400公里,而且以色列在军事技术转让上态度开放,可为越南提供技术支持,帮助建立本土化导弹维护能力。

区域军备竞赛的引信已点燃?

越南炮兵导弹司令部的成立,很可能成为东南亚地区军备竞赛的新催化剂。目前,印尼已引进射程达280公里的土耳其"可汗"战术弹道导弹,成为继越南之后第二个拥有中程弹道导弹的东南亚国家。

随着区域安全环境的变化,这种军备竞赛可能进一步扩大。根据"区域军事平衡理论",当一个国家显著提升特定军事能力时,周边国家通常会采取对应措施以维持战略平衡。未来几年,菲律宾、马来西亚等国也可能寻求发展或引进类似能力。

越南导弹部队的扩建也会对区域安全动态产生深远影响。射程达500公里的导弹可覆盖整个越南周边区域,包括部分南海海域,这将改变地区力量对比和战略计算。

越南选择"二炮"模式而非"火箭军"模式,既是对自身实力的清醒认知,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。这支部队虽然目前规模有限,但其建立本身就向国际社会传递了越南提升战略威慑能力的决心。

你觉得越南成立这支类似中国"二炮"的导弹部队,会对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产生什么影响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!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
意昂体育介绍

产品展示

新闻动态

意昂体育